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从香药到香料,从实用到食用:谈胡椒在古代中(2)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09 15: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宋元胡椒的初步推广 到了宋元时期,胡椒的进口量明显增多。胡椒的来源渠道主要是民间贸易和朝贡,而当时对我国贸易最多的是占城、爪哇和三佛齐

、宋元胡椒的初步推广

到了宋元时期,胡椒的进口量明显增多。胡椒的来源渠道主要是民间贸易和朝贡,而当时对我国贸易最多的是占城、爪哇和三佛齐。而主要的进口口岸就是广州一带。随着胡椒种植在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广州地区的普及,相较于遥远的阿拉伯国家,明显是方便了许多,这就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且,进贡国进贡胡椒等其他香药的数量非常多,这就为胡椒等香药的推广打下了基础。

1、香药征税

由于宋朝香药数量之多,于是民间兴起了买香药的热潮。当然,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限制香药的贩卖,但,聪明的宋朝人以其药用价值进行贩卖,也就管这些香药称为“通行药物”,之后政府只能对这些通行药物征税,从而在那个时期,香药甚至成为了国家财政的支撑。

2、药用价值进一步研究

还有就是在医疗方面,宋代人在胡椒的药用价值上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比如,在《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中就记载了与胡椒相关的十四种药方,并且记载了与之相关的各种胡椒的用法。

3、香文化的繁荣

以胡椒为代表的香药在宋朝时期成功上升成为了一种文化——“香文化”。在《清明上河图》这个展现市井生活的画卷中,在汴梁繁华的街道上就有多处描绘了与香有关的景象,其中就有家香铺门前招牌上写有“刘家上色沉檀拣香”的字样。甚至在当时对专门篆香的“香人”,也有统一服装的规定。《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汴梁,“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行业着装各有规矩,香铺里的“香人”则是“顶帽披背”。从这些史料中我们不难看到宋代的香事活动已广行于民间,以及“香文化”的普及与繁盛。

4、药用与食用并重

在食用方面,胡椒可算是大显身手了!元代是蒙古族统治,所以习惯了牛羊肉的他们在平时的宴饮中自然是少不了胡椒的作伴。其实,不仅是在平时的吃食上,生病的时候也会在“药膳”中加入胡椒,如《饮食正要》中提到:“治中风头眩,手足无力,筋骨烦痛,言语蹇涩。”这时,胡椒作为“药材”之一,便大显身手。

总之,即使在宋元时期胡椒并不是主要进贡产品,但是,以胡椒为代表的香药在宋元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可能是因为胡椒的进口数量猛增,以及其他香药也同样大规模的进入中国市场导致胡椒变得“亲民”。这种推广不是大范围推广,香药并没有普及到绝大多数的百姓生活中,对大多数人家来说胡椒还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如果你走到一户人家闻到了做饭放胡椒的味道,那么他们家一定是来了尊贵的客人。所以,宋元时期尽管胡椒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它仍然是奢侈品。

三、明朝胡椒的输入与其海外政策密切相关

宋元时期的商品经济促进了胡椒等香药的进口数量不断增长,而到了明朝时期,海禁政策使得香药的输入量存在了问题。香药输入量变得不稳定,每个统治者实行的政策各不相同,输入渠道也从原来的官方和民间变为输入方式多样化。

、明初胡椒输入并不稳定

明太祖下令“寸板不许下海” ,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的遏制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海禁政策。后又在洪武三年、洪武四年建立市舶司,辅助实行海禁政策,专管朝廷贸易,私人海上贸易被禁止。但中国的贸易没有就此停滞,朱元璋不鼓励对外贸易,但是却允许并支持另一种当时——朝贡。

1、胡椒供给越来越少

每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所以,当朱元璋海禁并且鼓励朝贡时,有许多国家因为不想“朝贡”,就放弃了对中国胡椒的输入。明初海进政策还算宽松,所以一些国家还是能在中国捞到一桶金。但是随着越来越严格的海禁政策,外国对我国的胡椒输入量就减少了,甚至有些国家直接降到了“零”。

有研究者指出,当时向中国输出胡椒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琉球、暹罗、苏门答剌、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齐、苏禄、古里、小葛兰、西洋剌泥国等。他们是通过朱元璋所提倡的“朝贡”的方式,用胡椒来换取中国的茶叶、丝绸等物品。但是随着海禁政策的严格以及明朝时期与一些周边交好国家关系恶化,向中国供给胡椒的国家也越来越少。

2、胡椒数量先增后少

在宋元时期,由于当时并没有什么“海禁”,反而鼓励出海经商,所以当时胡椒的供给量也是在一直增加,并且,当时的两个途径:民间和政府这两个渠道也都非常的“给力”。宋元两朝胡椒的存储量也是非常的多。

文章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网址: http://www.zgsyyyzzs.cn/zonghexinwen/2020/0709/381.html

上一篇:一文掌握:儿童支气管哮喘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
下一篇:男人的“催情药”,中国胆机之父打造的野性小